#sandywuofficial
#美麗佳人專欄
#2021八月號
『知之為知之,是知也』
保持無知也是幸福的一種方式,
有人在混屯之中活得開開心心,
因為那是他的完美世界,
些許缺陷不構成問題、少許資源不造成困擾,
無知是很難保持的,
全然地對「其他」
不知情而自然地享受著眼前的獲得與失去,
甚至,抱怨的事項也就老是那幾樣來來去去,
命還是可以延續,生也不在死的疑惑之中,
那的確可以是幸福的一種方式。
最近看了兩部戲劇,
A是亞洲連續劇、B是歐美黑色幽默劇,
恰巧兩者在不同文化中
都著墨了「知或不知」的因果。
A主角罹患了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的病症,
故事專注在他完全失能之前為夢想所做的努力,
感人肺腑、幾乎每集都讓人紅了眼眶。
他與時間賽跑、與體能較勁、
與家人盡力維持正常,
甚至是更加貼心的互動,
直到全家人意外發現他的病症已嚴重影響生活且無力回天。
跟朋友們談起這部片,
大夥兒共鳴著劇情多麽揪心啊、病痛令人無奈、
他又是如何無所畏懼...等等,
我聽著卻心裡滿是疑惑,
主角明知道終有天會造成家人的困擾,
卻自顧自地為所欲為,這我有點無法苟同。
或許,有人會說,
生命走到尾聲總可以任性一點了吧?
但劇情卻漸漸揭曉主角年輕時因為無能與性格溫軟造成大兒子委屈承擔家計後不可一世的高傲品行,主角身為父親對於女兒不孕的遺憾、小兒子工作上低落的死胡同...除了偶爾關心外,根本沒有如他專注於夢想那般用力。他的「無知」和「造成家人的無知」非但沒有帶來幸福感,甚至加深了充滿壓抑、躲藏、和隱瞞的危險關係。
另一方面,B主角早已離婚數次,
保持微妙距離的女兒是他唯一的親人,
某次為了檢查解尿不順的老年問題
意外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
他同樣地選擇不告知親人,
轉向知會他的多年好友。
好友當然願意陪伴支持,
但主角突然在家中昏倒失聯,
女兒發現異狀後緊急登門查看,秘密赫然揭曉。
女兒堅持帶父親就醫並獲得良好照護,
最終當然以喜劇收場,
幸運地沒有造成老友的麻煩和恐慌。
這讓我明白,
很多時候家人之間真正需要的除了安靜陪伴,
有時還需要挺身而出、義憤填膺、同情共感。
生命中需要勇氣的並不是「追尋夢想」,
而是勇於表白、坦承、或面對軟弱。
我很喜歡一句話:
True bravery lies within vulnerability.
(真正的勇敢存在於脆弱之中)
如果因為「不想造成麻煩」「不想讓人擔心」「怕無法承受」...各式各樣「替對方著想」的原由而選擇孤身披荊斬棘,對家人而言才是最深層的懊悔和痛楚。
最終,不論生命是否終了,都會不免讓家人浮現「早知道...我就可以...」「一定是因為...所以不告訴我...」「要是我發現...說不定...」的念頭,原先的好意瞬間變態留下劇烈遺憾在親密家人的生命中。
那不只是一道傷疤,
而是後知後覺的委屈和心酸,
所有的未知隨著生命消逝成為千斤萬斤重的包袱,
背著走不動,丟著放不下。
你若能確保永恆的無知,
那或許你能選擇隱瞞下去,
否則,對至親摯愛噤聲的選擇,
終有一天會在意外中裂開,
從縫隙中透出不信任的光,
幸福的無知嘎然而止,
突如其來的已知將造成無垠的猜忌。
我想,人是能夠更有智慧地勇敢的。
「面對世界」是日常,
「面對自己」是春雷萌動的驚蟄,
醒來了,春日就來了。
今天要聽:Whisper by Park Ji Woo